早睡者聯盟:陽氣不到就是??!損耗陽氣的3個惡習,你犯了哪個?


萬物之始,大道至簡

大道至簡,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,是中華文化之精髓,是中華道家哲學,是大道理極其簡單,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。所謂“真傳一句話,假傳萬卷書”。

“萬物之始,大道至簡,衍化至繁”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經》。大道至簡,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、儒家等所重視,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。

大道至簡,大道無形,大道無法,這是一種大道自然、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。在這種清凈無為、忘我無私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,不求長功,功力自然上長;不求治病,身心自然調整;不求功能,功能自然顯現;你不求大小周天,百脈自然暢通,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。

把最復雜的變成最簡單的,才是最高明的。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。

道醫有句名言“陽氣不到就是病”,一語道破天機。

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,養生治病首先要扶陽,80%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。

 

什么是陽氣?

我們常聽人提到要補陽,壯陽、扶陽,那么究竟什么是陽氣呢?

人體的陽氣充斥于全身無處不在,按分布及特點不同,可分為元氣、宗氣、營氣、衛氣、中氣五氣,這些統稱陽氣。

在幾千年的道醫文化中,陰是指人的身體,陽是指人體具有的能量。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。如果身體沒有了陽氣,就成了一幅空的軀殼,就會死亡。

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里說:“陽者衛外而為固也”,就是指人體有抵御外邪的能力,這種能力就是陽氣。

古人把陽氣比作天空與太陽的關系,如果天空沒有太陽,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,萬物也不能生長。

所以天地的運行,必須要有太陽。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,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“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?!彼?,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。

 

陽氣是如何消耗掉的?

陽氣既然這么重要,大家一定很想知道,身體內的陽氣有怎樣的脾性?又是怎樣被損耗掉的?

專家表示,陽氣有升降出入的規律,春天陽氣開始生發,夏天生發至極限,秋天開始收斂,到了冬天則潛藏起來。

若以一天來算,白天相當春夏,夜晚相當秋冬。也就是說,每天早上當我們醒來睜開眼睛時,體內陽氣開始生發。

到了中午,陽氣生發到極限,然后漸漸衰退。傍晚時陽氣入陰,到了夜晚則潛藏起來。陽氣入陰,人就準備睡覺了。人的生物鐘實際上就是根據陽氣規律來運轉的。

 

個例一:作息紊亂傷陽氣

一位因為生物鐘紊亂導致陽氣不足的患者,她是一位實習護士,23歲,主要癥狀是“不管睡多長時間,每天醒來人總是很困倦”。

經醫生細問之后,找到了女護士的病因:三天兩頭上夜班,每天總要忙到凌晨兩三時才睡。

作息時間與陽氣升降出入規律相違背,體內陽氣就消耗得快,而陽氣不足,人就沒精神,所以女護士即使每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,還是會感到疲倦困乏。

 

個例二:過度勞累耗陽氣

劇烈運動、過度勞累也會加速陽氣耗損。人體內的陽氣處于一種動態的狀態,但當人進行劇烈運動時,陽氣就會向外發散。

一位患者,每當勞累時就會發燒。專家認為該患者屬于內傷發熱。
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“陽氣者,煩勞則張”,張即騰躍的意思。中醫主張以靜養生,尤其是傍晚、夜晚或秋冬季節陽氣潛藏的時候,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。

 

個例三:過食生冷損陽氣

南方長年天氣炎熱,不少市民有喝冷飲吃寒涼食物的習慣。市民覃女士吃冰凍食物,很容易就拉肚子。

醫生表示,這實際上就是陽氣不足的表現。陽氣在春天開始生發,逐漸往人的體表走。到了夏天,陽氣最旺盛,人體內的陽氣基本都散發到體表,留在體內的陽氣就少,抵御疾病的能力就隨之減弱,此時過食寒涼食物,就容易引起身體不適。

不少年輕人體質偏弱,一則學業較重,思慮過度,或工作壓力大,焦慮緊張,導致脾氣暗耗,后天之本失養;

二則不肯早睡。陽氣夜則歸陰,與陰相交,為第二天陽氣升發積蓄力量。若過度熬夜,陽氣不能交陰,則虛耗于外,因此熬夜最是耗陽,陽耗則體質必差。

 

?溫 馨 提 示?

升級后的【早睡打卡群】對外開放中,

點擊文章了解詳情

《早睡打卡群(升級):晚睡真的會讓人變丑》

如需加入,請私聊

林彩娟老師助理微信:13535282820

一個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遠

加入【早睡打卡群】

我們一起,堅持早睡!

 

 

相關推薦 :

 

我是林彩娟,

昵稱Mei姐,

鑒柏品牌創始人,

崖柏鑒藏》作者,

致力推廣崖柏文化和養生香品的研發。

如需和我交流,

可加個人微信號:meilin20082009(非誠勿擾)

崖柏精油/崖柏線香/崖柏普洱茶源頭供應鏈)

招募合伙人